《道德經》新解 – 第一章 (首修 完)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雖然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 1724~1804)的學說裡也有少部份與我的意見不太相同,但說到了屬於形上範疇的「道」,我必須要引用他的一些看法來舉證。

在西方哲學思想裡,康德的承先啟後地位,不得不提。在康德之前有兩個重要的學派:一為「理性主義」(Rationalism),由笛卡兒史賓諾沙等人為代表;一為「經驗主義」(Empiricism)由洛克柏克萊休謨等人為代表。康德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將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重新整理,為之後的西方哲學發展開出了一條保有理性但少了些偏執的路。

理性主義對於形上學過於一廂情願(在這裡反倒不夠理性了,但有很多是因為在以前的歐陸社會裡,宗教勢力太大而不容他們挑戰),故而他們自述的形上學過於獨斷。而經驗主義者如洛克,則甘願做個把頭插在沙土裡的鴕鳥,完全否定不在經驗範疇中的形上學。透過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ure Reason》,他促成了理性與經驗的相輔相成;理性與經驗共同構成了知識,如果將知識比喻成造好的房子,則理性好比房屋的結構,經驗好比建築材料,兩者不相直接牴觸,但缺一不可。

然而,經驗主義直至近代所衍生出來的「邏輯實證主義」(Logical Positivism)卻成了自然科學之母,講究眼見為憑,一切靠實際的證據與數據說話;不過,到了現代,卻又被「量子力學」絆了一大跤,科學家發現,所謂的實證,只證實了人類能觀察到的世界表象的其中局部而已,好比一個單一的光源(觀察能力)照在球體上,只能局部的將球體照亮。

而過於浪漫卻缺乏純然理性的理性主義的下場呢?似乎也應了大部分人類的要求,在無法於現象界(物質世界)舉出大量而有力的形上學存在證據之下,能被公開承認的,恐怕超出康德的界線並不多,而其餘的形上論述,幾乎全被宗教勢力給獨攬了(或說,用宗教套餐麻痺了人們)。

在我的看法,理性主義者是閉眼瞎子經驗主義者是睜眼瞎子。看下面的這張圖片:

想像一下,在聚光燈照射範圍的物體,雖了了分明,經驗主義者雖無疑議地認同看得清楚的東西,但瞎就瞎在居然認為燈光照不到的地方是沒有東西存在的。而在燈光無法照明的地方,理性主義雖自認理性而堅持「看不見不表示不存在」,但卻又瞎在無法以理性推斷的方式,至少在即使無法舉出實證的狀況下,好歹也要能說服他人形上學存在的「可能性」,但卻沒能做到推論上的說服。兩者皆為瞎子摸象,但又充分地代表了大部分人類對於形上學的態度:要不就鐵齒,要不就過於浪漫。

回過頭來看看康德的形上學看法(這是我在這裡引述康德看法的原因)。他認為,理性與經驗結合之下,並沒有形上學存在的餘地,也就是說,形上學無法以理性推知。康德認為,人類將肉體感官獲得的信號(表象 phenomena)用於推知物體的本來面目(物自體 nomena),但由於人類的感官與邏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過於侷限,所以物自體的許多面向以至於其全貌,是無法被如此推知的。其侷限,就在於大多數人類面對現像界的終端工具(六根)上;那是一個先天的侷限條件,好比有一個人雖盤坐在一個座墊上,卻死命的用力抽,也無法將屁股下的座墊抽出來。

康德於是自己殺出一條意欲超越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路,他稱之為「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用知性與感性的相互合作而推斷形上學是可能的(但無法被直接以肉體感官感知或以人類的邏輯推知的),不過這部份已經超過了我在此欲引用康德學說的重點,故暫且不表。

以上拉哩拉雜的說了一堆,扯回正題先。

道德經第一章的頭兩句,其原意可知如後:
作為最高絕對真理、一切存有或非存有皆依之而行的「道」,若是可以被推知,則不會是真正絕對而終極的道(絕對真理)。而任何人、事、物的本來面目描述 -「名」,若能被只具有侷限觀察工具的人類清楚能定義者,則描述的不可能會是其本來面目。

嘿嘿…跨越兩千多年,再繞到地球的另一邊,仍然英雄所見略同;或者應該說,絕對真理果然是絕對真理,不因時間與空間的區隔而有所動搖。

佛家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裡面有個詭異的語法:「XXX,即非XXX,故名XXX」,其背後的原意就是在說明,以有侷限性的觀察者角度所定義的「名」,其本來的全貌並非是觀察者自以為的那個樣子(即非XXX),但是在觀察者眼中就是那個樣子(故名XXX)。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即是佛家說的「空」,它是一種起始待發狀態(天地之始),但因未發,故無表徵(虛無),可是它也是一種虛的存有狀態。「有」是勃發的狀態,意即從五蘊(色、受、想、行、識)的作用開始,進而從心識衍生發展出實的存有(萬物,包含時間與空間):物質、容納物質的時空、以及於物質一旁的觀察者,或簡單地說,主體與客體。

在一系列賽斯書裡面的一本《夢、進化與價值完成》有提到,宇宙是被一切萬有夢出來的。當一切萬有在蟄伏的初始狀態時,即是無,而當一切萬有開始追尋「我是誰」的時候,一切的存有(萬物)就因著創造的意圖而發展開來。然而,所有的事件是「同時」開展的。有關於時間的概念,稍後若有涉及時間相關的內容時,自當另外詳細解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指的是其亙久不滅的特性。道在無的狀態是亙久的,在有的狀態也是亙久的。然而,道的無與有特性,卻不相衝突或消長,反而是都被道同時包容於其中。這點對人類所賴以存有的邏輯上來說,有理解上的困難,要不,怎會「道可道,非常道」呢

在上一句原文的解釋裡,我曾引用了賽斯書《夢、進化與價值完成》裡說的:宇宙是被一切萬有夢出來的。事實上,在夢裡有許多超越人類感知與邏輯的線索。有許多人醒來以後,卻記不得作夢的內容,甚是忘乾淨到以為沒作過夢。先不說夢的功用與起因是什麼,夢難以記得,一般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自己認為它不重要,所以沒存心記得它過。另一個是更主要的原因,一般在夢裡常有超越人類感知或邏輯的內容,在夢裡的觀察角度,雖然有自己沒錯,但有時是第一人稱(主觀涉入),有時卻是第三人稱(旁觀者),更有的時候,感官上僅有一些抽象的顏色、聲音或圖形,但帶有強烈的情感在裡面(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夢的呈現,在此也先暫時不討論,以免離題太遠),而在這些夢裡不論是第一或第三人稱的觀察角度,若有人能憶起夢裡的感受,常會發現,越不容易記得的夢,與醒來時自己所擁有的邏輯概念,有著越大的差距。

在夢裡,你會絲毫不覺得當時在夢裡的邏輯有任何的怪異或破綻之處,但若你離開夢後,若也能記得那些夢(尤其是一些不太容易記得的夢),你就會發現:怪了!那個邏輯在當時夢裡是完全成立且絲毫不見破綻的,但比照於夢醒後的邏輯,卻又有不見得順理成章之處。我自己常有這樣的夢,為了記得夢的內容以供醒來以後分析,除了練習在夢裡有意識地醒過來的技巧之外,醒過來之後再睡回去夢,反覆進出夢境溫習直到記得盡可能多的細節,再完全清醒過來盡量完整記錄下來。我記得前一陣子歌手張韶涵新專輯的主打歌《夢裡花》說是張韶涵個人在夢裡出現的旋律,我也曾有過幾個在夢裡出現的旋律比較像流行歌曲的,真的很美,可惜懶得在夢醒後趕緊用錄音筆錄下來(另一方面,大清早的在床上低聲哼唱,我老婆可能會以為我中邪了而把我一腳踢下床),否則必定能暢銷的。有一些完整的像小說一樣的故事內容,劇情錯綜複雜而引人入勝,更是比一些時下暢銷的戲劇或電影更讚。更多有關夢的線索與建議,可以在另一本賽斯書《夢與意識投射》裡找到。

以上一大串文字要表達的重點是:你眼下所持有的邏輯與感知能力,並非是全面的

回到正題。「常有」與「常無」是道同時具有,並且運作無礙的(或許讀者們的邏輯與理智上難以理解,但請先暫且相信,有很多東西是超出人類理解能力之外的事)。所以,這兩句原文可知其意為:從亙長的無,可以見到「道」在微觀上的精妙,而從亙長的有,可以見到道「道」在巨觀上的彰顯。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佛家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對比道家的「無」,佛家說的「空」即是而佛家說的五蘊(或說五陰:色、受、想、行、識),即是道家說的「有」開展之下的作用源頭

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道德經裡的這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相互輝映,實乃異曲同工。無與有、空與五蘊,皆同出於道(或以佛家稱「真如」),但其異不僅於名稱之異,其作用和特性亦異,但卻同樣的「玄」。玄,是黑色,而黑色是個深邃的顏色,看似虛無,一點光亮都不見,但卻實則包含一切;將調色盤拿出來,紅綠藍(RGB)三原色相互以不同比例調和可得各種顏色,但當等量調和就能得黑色。故而無與有,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而源自於道的有與無,其深邃是非常深遠的,所以說「玄之又玄」。而道透過有與無的運作,正是一切奧妙的門徑,故言「眾妙之門」。

延伸閱讀


(初稿成於2007年3月4日)
(首修於2007年3月6日)

《道德經》新解 – 第一章 (首修 完) 有 “ 7 則迴響 ”

  1. 道德经阅读

    读《道德经》会发现因为各种版本或者内容不同,或者标点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可能会相反。所以我取帛书《老子》来理解《道德经》。下面是第一章的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一种翻译是:可以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语说出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名是天地的始端,有名是万物的根源。所以经常没有欲望,以便观察无名的微妙;经常有欲望,以便观察有名的端倪。两者出于同一个源。名称不同,指的是同一个道。无比玄妙深远,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多数翻译在翻译无欲时就翻译成没有欲望,但是在翻译有欲时不翻译成有欲望,而是翻译成有意识,或其他意思。我认为多数翻译和理解不将有欲翻译成有欲望符合宗教和社会倡导的减少欲望的理念。
    对这一章的理解应是:我们用名称和讲解来认识道,而在内心去掉名称的束缚来理解道的含义。
    第三章说: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这里的无知无欲应该不是说教人没有知识和欲望,而是让人知道无知无欲的境界,就像理解恒道和无名一样。有人虽然有深奥的学识,但应知道有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道,这样就会虚心谦下,而不会轻举妄动。
    第二十二章说: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这一章简要地说就是自以为是、急功近利和贪食的人是令人厌恶的,有欲望的人不这样做。但是按照世俗的理解自大,急功近利或是贪食是贪欲的结果。而老子却说:有欲者弗处。
    要想理解老子“欲”的意思,应该了解《道德经》中心思想。《道德经》的中心思想讲的是道德,但是他只描述了道德的表现或特点,没有给出直接的描述,这正符合他开始所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所以我们要自己用心灵去体会。下面是老子对道德的主要描述: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第四十九章)报怨以德。(第六十三章)所以要以善和信对待任何人,要以德报答怨恨。
    第六十三章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我们如何理解这些:欲无欲,为无为,学无学,事无事,行无行,味无味。我们把欲、为、学、事、行、味这些看作是有欲的行为,但是要达到恒道的结果,就是无欲、无为、无学、无事、无行、无味。这里的“无”应解释为无名或不能用言语和文字表达。道恒无名指的是道没有名字或者是道不能用言语和文字表达。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建造房屋最后用的是空的地方。所以“学”可理解为学习通过各种感官可接触的道,“无学”是学习不能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恒道的本义。“学无学”可解释为“学恒道的学”。
    现在能够把第一章的有欲和无欲的关系解释为此二者出于同一个源,或者说此二者同时出现,就是欲无欲,名称不同,指的是同一个道。无比玄妙深远,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
    第六十四章说: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某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刃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从这一章我们可理解做事要自始至终认真去做,要慎终若始。如果执意而为就要失败。所以,这里理解“为无为”就是慎终若始。“欲不欲”就是我们虽然有日常所需,但不会追求所谓高雅时尚稀有的东西。“学不学”就是通过学习而不会再犯众人以前犯的错误。
    第七十九章说: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上面理解“为无为”就是圣人做事不会居功自傲或占有,而是功成身退。
    第四十章开始说: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让我们记住《圣经》来自 上帝的智慧。
    43“你们听过有话说:‘要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44但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迫害你们的祷告。45这样,你们就可以作天父的儿女了。因为他叫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46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做吗?47你们若只请你弟兄的安,有什么比别人强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做吗?48所以,你们要完全,如同你们的天父是完全的。”(马太福音第五章43-48节)
    4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6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4-8节)

  2. 想了很久,我仍然還是認為讀我文章的讀者對於我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前人的哲學理論,讀者應該有自己的責任去獲得正確的基本背景資料。

    但說實在的,哲學這一門實在比較偏,不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都陌生,就算小有興趣的人,兜來拐去的語意也未必能讀通,以致於帶著錯誤的哲學常識而上演張飛打岳飛的戲碼,自己都沒能發覺。不過,對於讀者個人哲學知識的不完備,進一步完備自身知識的責任還是要還給讀者本身。

    所以,我已經在這篇加入了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這中文書名不是我翻譯的,若由我譯,我覺得『對無染初心的批判』更加不會誤導人,因為pure reason指的是內心最純然無染狀態下的初心動念,不過我的翻譯聽起來太像佛學著作了…呵呵…)的英譯本連結,讓有興趣且能讀通英文的讀者(中譯本不見得正確,坊間有些中文西哲書籍更把康德的論點解讀得亂七八糟),兩相比照一下。

    這並不違背我認為讀者必須自理他們的哲學基礎知識的原則。我並不建議讀者直接看我寫什麼就相信什麼,因為哲學迷人之處,就在於親自東追西找地發覺表象背後的原貌,哲學的精神也在於此。

    我在讀一些哲學大師的著作時,並非以崇拜的心態去讀而一眛相信,我總是以自己在過往所建立起的一套哲學架構,來交互與他人的看法印證。不管同意或不同意他人的看法,我都還是會延伸閱讀很多的資料以確保我真的知道人家在講什麼,有時候也會因此而獲益,得以更完善自己的一套哲學架構。

  3. 感謝你的造訪,我的回應詳見http://channelchang.wordpress.com/2007/03/20/%e7%94%a8%e6%85%8b%e5%ba%a6%e7%9c%8b%e5%be%85%e7%83%a4%e8%82%89/

    雁默

  4. pyridine兄:

    限制是在於人的感官以及此世間依以運作的邏輯,而非在於科學的研究方法。

  5. 科學的限制在哪? 也許科學方法有一定的限制, 不過我不知道任何其他方法的限制比科學少.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