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愛情(一)》是我在2006年底寫的一篇文章。
當時的我因為工作的關係住在香港,一人獨居沒把家人帶上(因而自號「獨居老人」),為排遣閒暇時光,常上台灣的線上交友平台愛情公寓,在那裡有蠻大一部分的人是為了尋求離奇式的網路愛情邂媾而去,而也有少部分如我的人是為了殺時間兼耍耍嘴皮子而留連其中的。
在那上面我寫了許多的文章,以日記的形式發表,其中不乏因為實在看不下去在那裡有許多被「愛情」這東西冲到昏頭漲腦的人,一邊抹著眼淚喟嘆前一段戀情所遇非人,而回過頭又急忙喊著「下一個會更好」的口號,來催眠自己去相信所謂「愛情」的美好前景。
在「愛情公寓」上寫完《解碼愛情(一)》以後,我著實地嘲笑了自己一番;居然好笑到在大煙館裡朝著一群常年流連忘返的煙民們大喊:「你們趕快醒醒吧,看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我沒被人轟出來都算是客氣的了,還想寫(二)?那豈不是老壽星上吊 — 活得不耐煩了嗎?
然而,我卻也從沒把這未完成的第二部給忘了。話又說回來,在寫完第一部之後,我慢慢地在自己接下來的人生中學會了去看懂,很多人嘴上一邊叫苦,但又一再繼續以同樣方式折磨自己的「快樂」,所以也就不再那麼執著於伸張自以為的「正義感」了。
直到今天早上從其中的一個夢醒來。
這段起床前的夢是好幾個單獨意象的註解,最後的一個是:
雄獅之所以獵捕,是因為牠身為雄獅
我直覺到這說的不是在大自然裡的雄性獅子動物。而當我再一次去感受這個註解的意含時,突然理解到這指的是許多男人(別緊張,當然不會是全部的男人;或者應該說,個人心靈裡被認為是男性的部分)看待愛情的角度;或是說,信念。
這讓我覺得,是該要寫《解碼愛情》第二部的時候了。
補充提示一下,賽斯對於心靈的性別現象是這麼說的(《心靈的本質》,第105-106頁):
在你們說來,心靈包含了你們會認之為男性或女性的特徵,同時它自己卻非男性或女性。
以那種說法或在那方面來說,心靈是一個庫存,而性別的屬性則從中提取。可是,基本上,沒有清楚的、固定的、人性的或心理的特徵是特屬某一性別的。
…你們的心理測驗只顯示給你們目前的男與女的畫面,自幼便以特定的性的信念培養長大的。當然這些信念自幼即貫輸給孩子,使他們在成人時以某種模式來行事。
愛情之於個人心靈中被認為是男性的部分,反映於較深層意識中的,是一種「征服」的衝動;這也是多半男性所被自小灌輸的信念:攻擊與擷取。
愛情之於個人心靈中被認為是女性的部分,反映於較深層意識中的,是一種「補缺」的衝動;這也是多半女性所被自小灌輸的信念:弱勢與依附。
從人類的文化來看,「征服」與具攻擊性的創造力與其隨之而來的價值完成有關,而「補缺」與個人化的分離感而造成心理上的不自然缺憾有關。
愛情的肇始,也就是被一股自己都沒看懂的莫名衝動所點燃,接著便朝向那不知為何吸引著自己的對方人格特質一頭栽過去。
愛情爆發後,接下來的是…?婚姻?如果是這樣,當然是因為夠「昏暈」了。
那充滿「征服」衝動的男性心靈(嘿嘿…以女性肉體裝著的,也可以是很男性的,反之亦然,要不,同性戀是怎來的?而卻又那麼的自然…),以他基於個人性的男性信念構築的實相看向女人;而相同的,那充滿「補缺」衝動的女性心靈,也以她基於個人性的女性信念構築的實相看向男人。
當一對人兒認為插頭找對了插座…喔…我是說彼此對號入座,那還真叫做王八看綠豆…噢…不,我是說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
於內在而言,某男遇見某女,或某女遇見某男,即是後來能走在一起,卻也並非全然是於內在早有個人性的預先安排的。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有偶然,也有必然。人海茫茫之中,一條又一條的不同人生軌跡;有的好似永不相交的平行線;有的或許曾經很接近;有的或許曾交會出一瞬間的火花但又隨即背道而去或於稍後再度相遇;有的交會後卻又以扞格不入的方式糾纏到底;有的卻是於交會後一路如魚得水、如膠似漆…各型各式的故事隨時上演著,不一而足。
在將要或已經耗費近半輩子於愛恨糾葛中歌誦、或甚至唾棄愛情的世間男女們,多半都沒有發現一個事實:你們愛的其實都是自己,而不是枕邊的那個人。
真正的純愛,是無條件的,而非是有意欲從中獲得什麼的。當你於你所謂的偉大愛情中,不論是獲得了征服的快感,還是一個讓你安心倚靠的臂彎,或是不管是其他什麼的東西;你所真正直接索取的,或看似無私奉獻自己、而實則拐著彎、想交換到你想要的,也都是在滿足愛自己的需要而已,而非是真的在向外尋求什麼偉大的愛情。
不過,我自認算是夠體貼的,還是該讓人求仁得仁。更何況,在你真正看請楚自己對愛情的信念本質之後,你才有能力瞄準你真正要的,以及實際去得到你真正所想要的。
所以,若真有看懂本文玄機的,嘿嘿…別懷疑,試著招喚看看(不懂的另外再問我吧),某個為你個人此時需要而量身打造的另一半,會奇跡似地以乾柴烈火之勢,在不久之後於你身邊出現的。只是,千萬先要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以免下錯訂單了。
征服
(沒聽過的請自己聽)
詞/曲:袁惟仁
原唱歌手:那英
終於你找到一個方式分出了勝負
輸贏的代價是彼此粉身碎骨
外表健康的你心裡傷痕無數
頑強的我是這場戰役的俘虜
就這樣被你征服 切斷了所有退路
我的心情是堅固 我的決定是糊塗
就這樣被你征服 喝下你藏好的毒
我的劇情已落幕 我的愛恨已入土
終於我明白倆人要的是一個結束
所有的辯解都讓對方以為是企圖
放一把火燒掉你送我的禮物
卻澆不熄我胸口灼熱的憤怒
你如果經過我的墳墓
你可以雙手合十為我祝福
我的劇情已落幕 我的愛恨已入土
延伸閱讀
- 芥子納須彌 / 《解碼愛情(一)》
- 芥子納須彌 / 《偏向虎山行》
- 芥子納須彌 / 《以西洋情人節為引 – 談「愛」的真諦與價值》
2009年2月1日 — 後記
昨天在寫這篇《解碼愛情》的第二部時,一邊還在想,是不是有必要繼續寫第三部、第四部…。
單在愛情一個課題上,這篇第二部,也不過是稍加觸及當代文化下,較為普遍的男性與女性心靈版本,至於稍微不太尋常的其他版本,事實上卻也多到無法一一盡述;例如:認為自身不夠好,而總是在看起來努力尋求之下,卻總還是重複招致有缺憾的愛情經驗,以致於以一種自己沒看懂的方式永遠繼續渴望著想像中的完美愛情。
畢竟世間百態,不單單是愛情這一個課題,還有親情、對成功的追求、甚至可能會遭遇的的疾病、還有終究要面對的死…太多太多,單是物質實相中的個人存有,用他們被賦予的自由意願與紮實的腳步所自編自演的各種版本故事,若真要寫,恐怕窮我一生都寫不完。
難怪有那麼多扣人心弦的小說與電影隨時在出版、上演。
然而,有哪些是「對的」版本,或有哪些是「錯的」版本?當然是沒有絕對的,而事實上任何版本都是被完全允許與支持的創造與冒險,從來沒有哪個是該被批判為過度平淡、或是太過離譜。
願大家於每個當下,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玩得痛快、盡興、且無怨無悔;並同時記得,沒有誰可以給你打分數,除非是不放過自己的你。